遮天遮地都遮不住的财气
是的。</p>
让卫东这种爆发是怎么都掩盖不住的。</p>
尤其他还站在最风口浪尖的高度。</p>
无论凤雏作为最深谙姐夫心思的财务总监,怎么挖空心思的做账,让卫东还是有价值过亿的固定资产了。</p>
她还是很清晰的都给做出来。</p>
起码自家要明白自家是怎么回事。</p>
电脑上一点,唰的清单就出来。</p>
让卫东的所有产业结构都是在那个阳光日报蓉都记者站协助他申请下来的东升贸易公司名下展开。</p>
哪怕分拆成了各种分公司,生产厂。</p>
树干始终是东升贸易。</p>
也就是白楼大堂入口的那一摞自家产业招牌:</p>
东升贸易、</p>
东升电子、</p>
东升服饰、</p>
东升船舶、</p>
东升外贸、</p>
东升日化、</p>
城建开发、</p>
江港地产……</p>
算上分公司已经有四十多家!</p>
前几年申请私营性质的贸易公司还是个比较审核严谨的事,现在已经铺天盖地的放开。</p>
大量的都是皮包公司,但这四十多家可是货真价实的经营主体。</p>
东升国际作为集团化称呼,反而只是个没有法律效力的噱头。</p>
其中最值钱的就是已经修到五阶末尾的厂房厂区。</p>
感觉就像个存钱罐,所有产线上的利润,四面八方的资金流动,只要没有被抽取做其他项目。</p>
都零零碎碎,细水长流,持续不断的投入到厂区建设中来。</p>
总计十三万多平方的巨大厂房,还要附带周边的修理厂、宿舍筒子楼。</p>
哪怕面积最大的几栋宿舍商住楼才建到一半。</p>
哪怕占据半数面积的六阶还没建。</p>
每平米三百块的工业厂房,已经是很昧着良心的只算建设工价。</p>
这一片厂区踩到最低的估算成本价,四千万元是怎么都瞒不过去的存在。</p>
现在东升工业已经成了江州经开区的重点“旅游”项目。</p>
全国各地来参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成果的官员、媒体、学习考察组。</p>
都要带到这里来。</p>
然后立刻仰头油然而生惊叹。</p>
连绵两三百米长的超级厂房就像巨型围墙一样矗立在路边。</p>
竖条玻璃镶嵌在白色阶梯建筑中,充满了这个时代罕见的现代化气势。</p>
其他让卫东独资投建的西山计算机大厦算一千二百万;</p>
白楼那么璀璨夺目,也只算一千二百万,还要跟刘太元分,最后算八百万;</p>
可这白楼在江州最市中心的点边两百米内,能跟经开区那栋计算机大厦价值相同吗。</p>
也就是欺负这会儿没有商品经济头脑的计算罢了。</p>
上面这六千万,最刻薄的当铺来估价,都不会比这更低。</p>
更不用说还都是生产资料,实际价值在这个年代翻几倍都行,更别提二三十年后肯定几十倍的升值。</p>
然后动物村完工的两栋楼下商铺、车库属于东升地产,勉强算三百万。</p>
其实商州的商铺都卖了两三千万,这里依旧只算建设工价。</p>
驳船队一百万,铁壳子船折旧半价;</p>
盐业公会的旧楼五十万有七八百平米的两栋楼,但那个是带土地所有权的完整产权;</p>
运输公司撇开那些基建团的车辆属于城建公司,剩下属于东升运输和厂里的,加上港商输入的几部豪车,跟各种厂里的设备一起折旧算八百万。</p>
就日产约两百万的卫生巾新老设备、丝印、霓虹灯、电脑车间、汽修车间所有的设备都折旧,加上车含含糊糊的只算八百万。</p>
几天就能把设备价值生产出来。</p>
至于海德堡印刷机、牛仔裤厂的缝纫机设备,那是港商合资厂的固定资产另算。</p>
让卫东在江州的固定资产就7250万。</p>
正在建的动物村十几栋建筑、跟港商合资的酒店、写字楼、商业中心等因为都是建设中,无法估算价值。</p>
实际上被沈翠月牢牢攥在手里的药剂厂厂区厂房,江大最早那座车间,现在的设备组装厂,全都是使用权也不计算在内。</p>
而所有类似动物园这样每天都在运营产生的流动资金根本就不算。</p>
因为东升贸易账上永远都没有流动资金。</p>
每天收回来的销售资金、各种现金流都会毫不犹豫的转账到各种建设项目中去。</p>
遍布全国的资金往来。</p>
对于还没全国联网的资金动向,也不那么好查证。</p>
譬如商州,北较场新城现在已经不用让卫东的钱了,修起来也跟他无关;</p>
八层楼的玻璃大厦食品厂建筑估值三百万,但在董雪莹和让卫东奶奶、李二凤、丁海峰老婆等四位股东名下;</p>
也跟让卫东无关。</p>
于是整个商州也就卫生巾厂的设备固定资产算500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