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架秧子是一流(1 / 2)

架秧子是一流

可能白天来都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p>

两栋这个年代很常见的灰砖工厂砖瓦房而已。</p>

但夜间挂了一盏白炽灯在墙角,一个人来可能会有点犯嘀咕。</p>

整个剧组二十多号人,看到的却是两栋成角矗立的小楼间搭建起露台后,两侧又扯开了巨大的白色帆篷布。</p>

当时是九月大热天,可能初衷就是增加遮阳篷。</p>

但原本已经二三十年的旧房,现在如蝶变般扇开翅膀,有了生命力一般的蜕变。</p>

尤其这地儿本来就在江边崖头,旁边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偶有几处渔火星星点点。</p>

所以夜间看来有种如梦似幻的不真切。</p>

能参加拍电视剧的,多少还是有点艺术欣赏力。</p>

立刻喜欢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级市了。</p>

上下十几间房,立刻热烈划分开。</p>

让卫东怂恿大家用旁边柴火,在院子火塘烧堆篝火,围着烤烤火开会喝茶,舒服赛神仙。</p>

可他自己不享受这。</p>

带了伍曦,沿这原本火柴厂背后的小路,顺那边的卫生巾厂后门去参观。</p>

晚上九点过了,已经逐渐有近两千职工三班倒的卫生巾厂里依旧灯火通明。</p>

“是每班都有近两千人。”让卫东从忙碌送料,搬运成品出库的员工边经过,不少认得他的都纷纷问好。</p>

他就觉得值了:“平京厂里那条进口产线,我们也有人在尽力拆解学习,一旦模仿成功,产能将极大提升,随之也不会需要这么多人,所以我并不是很积极的在推动,未来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我尽可能保证这个阶段更多人能过得好些。”</p>

伍曦看得很认真,还拿个便宜的爱克斯相机拍照。</p>

这些天让卫东经常去市里面,把hK之行的大量照片整理成了幻灯片,分门别类的给市政、环保、交通、建筑等各部门传经送道。</p>

hK的确这时候在市容市貌上吊打内地,哪怕依旧也有很多破楼烂地的死角,但有钱哪怕从指甲缝流点到民生上都很明显。</p>

伍曦也每次必去,然后就拿了个让卫东的相机,经常拍:“你这样儿的很罕见啊,很多人在这时候发现生财之道已经疯了,只想拼命捞更多钱。”</p>

呵呵,税务系统可能还是会下意识的提醒让卫东敬畏国家机器吧,再说他都是下意识的长远看到起码四十年以后。</p>

无论如何都想平平安安的体验到那个时代。</p>

按照目前这种节奏,四十年后要只有亿万财富那已经算是家道中落了。</p>

怎么平稳运行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p>

所以说重生不光给了让卫东开天眼的金手指,更让他有了看长远的本能。</p>

不过嘴上无敌:“你这样儿的也很罕见啊,很多有你这样背景的人,也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抢机会赚钱。”</p>

“我也想赚钱,要不你给我指条道儿?”伍曦说得不紧不慢。</p>

让卫东摆手:“别,你这架势一旦在意赚钱,那就失去所有的公平性了,谁抢机会有你们厉害,我也就选着运转艰难,改制不畅的三线工厂,贫困地区这些边角料,没大爷能瞧得上而已。”</p>

“嗯,就跟川菜的特点,是把各种边角料上浓烈调料做成美味的道理一样,你选的都不是生猛海鲜,名贵食材,却最终打理成了佳肴。”</p>

让卫东再提议:“我主要是回来看食品厂、卫生巾厂、工业园区的运转情况,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跟我再深入到商州农村山区去看看最贫穷的样子,我也需要这些动力来督促推动自己。”</p>

伍曦说好。</p>

当然晚上他俩睡一屋,又是彻夜长谈。</p>

第二天一早天没亮,剧组都没起身,让卫东已经带着伍曦去外面的自由购销批发市场。</p>

还得点着灯的人山人海!</p>

也不知道是谁兴起的风潮,就四面八方都赶早。</p>

早点来就能排队买到市场限量低价批发的布匹、脸盆、钢精锅等各种工业品。</p>

再七八点就赶回各乡各镇迎接各自地方赶圩的乡民,不耽误做买卖。</p>

所以卖农副产品的乡民也跟着来得早。</p>

市民都摸到窍门,早点有更好鲜的鸡鸭鱼肉。</p>

所以大家相互比拼看谁起得早。</p>

让卫东有点哭笑不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嘛。</p>